【下流老人】|應對人口老化拒做「下流老人」 !5大理財法則助你安享晚年!





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,政府統計處喺今年7月公佈香港未來人口推算,預測至2046年本港人口將增加到819萬,65歲以上長者喺總人口佔比,將會由2023年嘅22.7%上升至2046年的36%,即係由原本每5位港人就有1人係長者,上升至每3位港人便有多過1人係長者。

雖然香港屬於全球數一數二長壽嘅地方之一,不過面對人口急速老化、通脹等因素影響,單靠社會福利實踐老年退休生活大多數人都無以為繼,「下流老人」現象勢必遍佈全港。大家日後都會成為老年嘅一份子,下文將會簡述5大理財法則,助你及早規劃未來退休生活,穩步助您安享晚年。

甚麼是「下流老人」?

「下流老人」唔係歧視詞語,當中嘅「下流」並非中文「卑劣」意思,而係指社會底層,過著中下階層生活嘅人,所以「下流老人」即係淪為中下階層悲慘生活嘅老人。呢個名詞係由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喺2015年嘅著作《下流老人》所提出,描述日本老人貧窮問題只增不減之嚴重性,旨在提醒政府及公眾未來面對長者衣食住行、醫療、安老等社會問題。「下流老人」一般有「3少」特徵,分別為收入少、存款少、可依靠的人少。

收入少:
「下流老人」一般家庭收入極低,就算獲得政府提供任何補貼費用,都難以維持一般生活及養活自己,過著低過一般生活水平嘅晚年。

存款少:
沒有足夠嘅積蓄存款及養老金,生活花費需要「食老本」,依靠僅餘嘅存款過活。萬一遇上疾病或健康等急需用錢嘅突發事情,生活會馬上出現危機,沒有足夠金錢去解決。

可依靠的人少:
「下流老人」最悲苦嘅特徵就係同最親嘅家人、配偶、朋友因關係疏離或去世而長期獨居,老無所依下變成獨居長者,成為「社會性孤立」嘅一群,最終又老又窮又孤獨。加上平日缺乏同親朋鄰里交流,假如發生意外時未必即時有人照應,造成社會悲劇。

如何避免成為「下流老人」?

形成「下流老人」嘅現象最大主因,主要係個人缺乏儲蓄習慣及健全社會退休保障制度,不過單靠社會福利保障難以令往後老年生活無憂,因此建立恆常儲蓄習慣方為上策。係決定「儲錢儲幾多?」之前,不妨透過以下5大理財法則去建構大家嘅儲蓄之道。

訂立儲蓄目標:
做人最緊要有目標,儲蓄目標都唔例外。不過有唔少人因為將每月儲蓄比例定得太高而中途放棄,建議不妨先循序漸進,定個容易做到嘅儲蓄目標先,例如每日儲$100、每月儲5-10%人工,令到自己養成習慣後,再按個人情況逐步提升儲蓄金額,以平衡儲蓄及消費金額。

分開儲蓄及消費戶口:
如果你只有一個銀行戶口,管理晒日常開支、儲蓄、出糧嘅話,建議最好開多一個儲蓄戶口以分開管理。我哋可以因應自己嘅儲蓄目標,喺每月出糧後將部份人工定期轉帳至儲蓄戶口,或者設定自動轉賬,再將提款卡放喺屋企,以確保呢筆錢「只進不出」唔會亂使。

改善消費習慣:
假如你係一個見到心頭好就會立即購買嘅人,你就需要著手改善一下個人消費習慣。消費前我哋要諗清楚商品係「想要」定係「需要」,避免造成過度消費。

另外,當我哋需要用錢嘅時候,應該以「儲蓄」為大前題,要有「收入 – 儲蓄 = 支出」嘅觀念,每月都要將大部份錢儲起,剩低嘅先用嚟消費,咁樣就容易培養出儲錢嘅恆常習慣。

記錄開支:
記低自己嘅日常開支對於儲蓄係非常重要,能夠清楚知道每日每項消費,了解自己嘅消費模式,從而睇下邊項消費能夠開源節流,應慳則慳,例如午餐由每日出街吃,可改為一星期兩日帶飯;買衫由每月一次改為每兩至三個月一次。

避免「先使未來錢」:
電子支付愈來愈普及,唔少人都會用信用卡消費賺回贈,但緊記要審慎使用。始終信用卡會「先使未來錢」,我哋避免使用分期或透支信用卡,令衍生嘅利息及債務影響自己儲蓄大計。

相比信用卡,出街用現金支付其實可以令我哋買少啲嘢,大家不妨嘗試每日帶適量嘅現金出街,如果發現自己太難抗拒使用信用卡嘅話,可以將信用卡留喺屋外,避免自己「先使未來錢」。

退休路上一法寶助你如虎添翼

講到尾趁後生儲多幾個錢,無非都係為咗退休後無憂無慮。為咗應對人口老化問題,鼓勵市民盡早儲蓄迎接未來退休生活,政府推出咗「QDAP 延期年金」幫助市民規劃退休,目的係令市民更有規律使用退休積蓄,應對長壽所帶來嘅財務風險。投保人只要將累積嘅儲蓄價值,轉化做喺特定時間內嘅穩定收入。

年金有分好多種,並唔係老人家專有退休保險產品,而「延期年金」係適合仲有一定年期先至退休嘅打工仔,能夠喺擁有穩定收入時,透過定期儲蓄方式長時間累積退休資金,當去到某個退休年齡,就可以獲得年金入息,為自己「自製長糧」。

除咗策劃退休添加保障之外,「延期年金」最大特點就係可以申請扣稅。納稅人可以就「延期年金」保費申請稅務扣除,扣除總額以每課稅年度HK$60,000為上限。用現時薪俸稅∕個人入息課稅嘅稅率表中最高稅率(即17%)計算,最多可慳到HK$10,200稅款。

各大保險公司嘅「延期年金」產品都有分別,例如投保年齡、保單貨幣、供款期、年金(收入)領取期、開始領取年金年齡及內部回報率等等。加上年尾適逢稅局向納稅人派發交稅通知,保險公司都陸續為「延期年金」產品提供迎新保費回贈,考慮投保嘅話記得比較下以上事項,想了解多啲嘅不妨預約理財顧問傾下你嘅退休大計,一齊策劃你嘅專屬退休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