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模式,更讓我們重新反思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。近期美國職埸興起名為「安靜辭職」的職場文化,該意思與內地「躺平文化」相似,不是真的從職場離職,而是按章工作、達到最低要求。原因是不少美國打工仔在家工作後,工作和私人時間變得模糊,藉由安靜辭職獲得work life balance 。
據外媒報導,「安靜辭職」現象特別集中在Z世代。不過根據 Gallup 民調統計,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美國人,他們的敬業態度都有下降的跡象。1989年後出生的美國人更最為嚴重,擁有最低的敬業態度。更有數據顯示,這種消極化的工作態度,為美國勞工生產力帶來嚴重的影響。根據勞工部統計,今年美國的勞動生產率下降了2.5%,降幅更是自1948年以來最大。
雖然「安靜辭職」存在負面意涵,但不少打工仔都認為,自從換了一個心態,不再將工作看成全世界,反而更有餘裕去面對工作。除此之外,有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更指,與其說「安靜辭職」是鼓勵人們懶惰,不如把它看成是一種紓壓方式。
該如何修復這種工作心態?臨床心理學家 Rebecca Holt 指出,「員工需要足夠自主及控制權,並擁有心理安全感」,意即尊重員工的私人時間,並確保工作量合理性。 高級心理學顧問康奈爾 Tom Cornell 也指出,「如果溝通以前就先處罰員工不敬業,極有可能導致員工離職,進而使企業人才流失。」 。隨著員工心態及思想的轉變,企業們或許需關注更多員工精神上的自由,尊重員工的私人時間,才能留得住人才。